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黄河流域防洪安全与水沙调控发展状况

文章摘要

黄河“善淤、善决、善徙”,流域洪水灾害严重,给沿岸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洪水灾害做斗争。洪水灾害成因主要有洪水、泥沙、堤防、社会因素等,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黄河下游。新中国成立前,河患发生频率为平均每年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黄河流域已基本建成“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减灾体系,形成了“拦、调、排、放、挖”的泥沙综合治理基本思路,水沙调控体系逐步形成,主河槽最小过流量由2002年汛前的1800m3/s恢复到2021年汛前的5000m3/s左右,主河槽过流能力显著提高;连续调水调沙,取得了显著的防洪保安、排沙减淤、洪水资源化、生态补水等综合效益,保障了伏秋大汛岁岁安澜,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还介绍了2018~2020年调水调沙、2021年秋汛防御为典型案例。

作者简介

李军华: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河床演变和河道整治。

郑佳芸: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李洁玉: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沙调控与防洪安全。

陈冰: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防汛减灾。

张向萍: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灾害和河道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