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西南地区扶贫政策文本量化分析及政策效力评价

  • 作者:冯朝睿 出版日期:2023年12月
  • 报告页数:40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31124字 所属丛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成果文库
  • 所属图书:西南地区扶贫实践研究
  • 浏览人数:39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国家治理的主要内容和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确保政府公共治理有效性的基本工具。精准扶贫是新时期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关键途径,是新时代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优化扶贫资源配置、提升整体扶贫质量的政策回应,已经成为我国扶贫领域的一项重要政策创新。作为精准扶贫战略的一种政策拓展和实施策略,多元主体扶贫政策包含中央及地方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地方通知等,其内容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多元主体扶贫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推进以及多部门、多行业、多主体的多元参与,体现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大方面的有机结合,其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了仅依靠政府力量推进扶贫事业的传统模式,积极引进非政府力量参与扶贫工作,激励市场发挥投资主体功能,高效配置扶贫资源,联合政府力量与社会组织为扶贫开发汇聚合力。中央的扶贫政策文件是地方政府推进扶贫工作的统领性指导性文件,是西南五省(区、市)扶贫政策编制和扶贫体系构建的政策依据。对中央和西南地区颁布的扶贫政策文本进行量化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深刻领悟中央扶贫的战略思维和政策导向,也在于深入研判西南五省(区、市)与中央扶贫政策目标的一致性与政策实施的延续性。系统解析中央与西南五省(区、市)的扶贫政策内容并对政策的效力进行量化测度,有助于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探究我国扶贫政策的发展脉络、演变路径和演变趋势,可为后续章节扶贫政策实施的路径分析、影响因素测量和能力提升策略的提出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撑。本文以中央和西南地区扶贫政策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内容分析法及政策效力评价模型对扶贫政策的演进规律、政策特征、政策内容及政策效力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文本分析,期冀为中央和西南地区后续的扶贫政策出台和政策效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撑与参考依据。首先,在收集和整理了2013~2020年中央政府及西南地区省级政府发布的1942份扶贫核心政策文本的基础上,课题组通过梳理、分析总结了中国及西南地区扶贫政策演进的关键节点和主要阶段;其次,采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央及西南五省(区、市)发布的扶贫政策文本的高频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图谱呈现,通过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布特征提炼出扶贫政策的两大板块和五大研究议题群;再次,基于上述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构建扶贫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框架,对筛选出的158份最具代表性的扶贫政策文本进行了分类编码和统计分析,从政策工具与价值链两大维度分析了我国扶贫政策的工具类型和价值关系,探寻西南地区扶贫政策工具的使用偏好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优化扶贫政策工具的对策建议;最后,研究根据政策效力分析模型,建立了扶贫政策效力的评分体系,从政策力度、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三大维度对中央及西南地区扶贫政策效力进行了测度与分析,致力于测量西南地区扶贫政策与中央扶贫政策的响应度和有效度。

作者简介

冯朝睿:管理学博士,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昆明理工大学明德青年学者。云南省兴滇人才“文化名家”,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研究方向为公共治理、政策评估及乡村振兴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社科基金,中宣部重大委托课题子课题、云南省社科智库重大项目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管理世界》《经济问题探索》《云南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出版著作有《社会共治:迈向整体性治理的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多中心协同反贫困治理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以云南为例》(人民出版社,2020)等。先后获云南省第十八次、第二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云南省第二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