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15)
所属图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关系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
关键词:
农村社区居民发展

理论模式与现实选择

从居住空间类型分析,农村社区居民的城镇化路径大致应该有两条:一条是就地实现人口城镇化,另一条是异地实现人口城镇化。前者是指农村人口在自己家乡实现人口城镇化,后者是指通过外出流动在异地城市实现人口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以迁移性城镇化为主,即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提高城市化率。大城市随着承载人口数量的限制,对流动人口的选择性增强,由此出台了许多硬性的制度规定。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中国未来城镇化将由跨省的异地城镇化逐渐过渡到就近、就地城镇化。王业强、魏后凯:《大城市效率锁定与中国城镇化路径选择》,《中国人口科学》2018年第2期。“就近、就地城镇化与大城市吸纳人口的异地城镇化模式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就近、就地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建设的重要节点,是城乡融合战略得以实现的基础。”李强:《就近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北京日报》2019年2月25日,第018版。因此,研究就地城镇化的路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李强等认为,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大致有七种:建立开发区、建设新区和新城、城市扩展、旧城改造、建设中央商务区、乡镇产业化和村庄产业化。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乡镇产业化和村庄产业化这两种模式可以比较有效地促进农村就地城镇化。有鉴于此,有学者认为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吴碧波、黄少安:《中国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选择研究》,《制度经济学研究》2016年第1期。吴碧波提出了七种方式以提升农村就地城镇化水平,即房地产商开发模式、企业发展带动模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