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权利结构
所属图书:新中国“三农”十大理论问题研究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核心,“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开启的”。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58页。农村土地制度扮演着协调土地与农民关系的媒介角色,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的生产经营状态,更牵涉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术界围绕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本章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农村土地制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宏观层面主要是对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历程、权利结构以及资源配置方式的研究,在微观层面则主要是对农村土地改革中的农用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学术界在研究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时,主要就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内涵以及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进程、演进逻辑和绩效评价等方面展开理论探讨。

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内涵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学者们对土地制度的内涵阐释主要表现为三类观点,即社会经济制度说、法律产权制度说,以及经济制度与法权制度结合说。

(一)社会经济制度说

持这类观点的学者多数以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为基础,认为土地制度就是土地经济关系的制度化表现,但在土地制度的内部组成结构上存在着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土地制度就是土地的所有制度。如陈道、刘书楷认为,土地制度即“土地所有制”,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与土地关系的综合表现。陈道主编《经济大辞典·农业经济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23页。刘书楷:《土地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第二种意见认为,土地制度即以土地所有制和使用制为重心的土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