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社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续表2
所属图书:四川社会发展报告(2018):城乡社区治理
出版日期:2018年7月
关键词:
四川城乡社区治理中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能力(1978~2017)

引言

(一)研究背景

“十二五”期间,我国流动人口年均增长约800万人,2015年流动人口规模有所下降,到2016年流动人口规模为2.45亿人,比上年末减少了171万人,主要是由于户籍制度改革,使部分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落户转化为新市民。人口流动趋势的多元化给城市社会治理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和逻辑起点,而流动人口流动性强、规模大,成为社区治理的难点和重点。为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以及促进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中发〔2017〕13号)。针对人口流动的新趋势,传统的防范式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已经不合时宜,因此,社区应该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能力,建立系统化、差异化、弹性化的服务管理机制。

(二)四川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简史

四川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根据政策指向、工作目标的不同,本报告将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为严格户籍管理阶段;第二阶段(1985~1994年)为暂住证兴起阶段;第三阶段(1995~2001年)为系统证件管理阶段;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为调整转型阶段。

表1 四川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历史性阶段变化以及相关政策及条例

评价服务管理能力的指标体系

(一)指标构建原则

1.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结合

社区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应该符合社区的客观实际,符合已被实践证明的社区能力理论,并且可以客观地反映社区服务管理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契合度,形成相互促进机制和影响因素。同时,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