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老年人家庭月均收入与养老方式的关系
所属图书:北京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18)
出版日期:2018年6月
关键词:
北京老年人日间照料供需研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减弱、机构养老资源不足等问题的凸显,而像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等依托于社区的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势则日渐凸显出来。随着家庭日趋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同时,社会还没有足够的经济准备为养老提供支持,无法承受养老机构的庞大开支。这些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养老问题,因此必须尽快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才能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目前,北京市老龄化水平已超过全国平均值且老龄人口占全市人口的13.6%,老龄化问题严重。因此,如何在未富先老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下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问题。陈俊羽等一些学者提到:家庭空巢现象比比皆是,传统养老逐渐转变为“4-2-1”的核心家庭结构,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和老年人照顾模式,集合社会各种资源共同应对养老问题才是现在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老年日托场所、日间照料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针对我国情况,李懿和冯建光指出,中国的日间照料发展离不开两种重要的概念,分别是“孝文化”和“儒学思想”。尤其在儒家的理念中,孝便和养直接挂钩。中国的养老模式和中国的历史传统有着分不开的联系,观念上明确养老是家庭和子女的责任以及众多儿女工作时间无暇照顾老人的社会特点也成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的重要理由。

社区日间照料的开展与社会保障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穆光宗区分了社会养老、社会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这三种基础的养老模式,并提出了养老模式需要丰富化且需要变革的走向。杜闻雯提道: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是一种介于专业机构照料和居家养老照料之间的形式。无论是对于社会众多空巢独居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