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测量各阶层政治意识的三组问题
所属图书: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
出版日期:2008年8月
关键词:
中产阶层的力量和政治态度

中产阶层是“稳定器”还是“变革器”

1.中产阶层的社会“稳定器”理论

从理论溯源上说,中产阶层的社会“稳定器”理论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那里。在《政治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全面而具体地分析了中产阶层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但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中产阶层,与现代社会学所说的中产阶层相差甚远——毕竟,亚里士多德的概念语境,不是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氛围。所以,亚里士多德的中产阶层,是在对一个国家人口进行富裕程度的三分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将一个国家的人口划分为“极富”、“极贫”和居于其间的“中产阶层”三个部分。在这一意义上,亚里士多德的中产阶层,很像现在经济学家所说的“收入中产”。

但给予后人以重要影响的,不是他对中产阶层的人口学定义,而是这位政治学先驱对其所定义的“中产阶层”政治特性的刻画。在他看来,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都不具有政治理性,而只有中产阶层才能在所谓的“理性”指导下,按照正义原则适度行事,避免富裕阶层的贪欲和贫困阶层对财产的觊觎。当这个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时,他们会成为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之间的缓冲器和仲裁人。但是,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个职责的承担需要具备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中产阶层必须在人数上足够众多、政治上足够强大。可惜这一点,往往被学术界忽略。

后来的学者,如写下《论美国式民主》一书的法国政治学家托克维尔、《有闲阶级论》一书的作者——社会学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影响巨大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的作者丹尼尔·贝尔等人,都从亚里士多德对中产阶层政治理念的阐发中或多或少地发展了中产阶层的“社会稳定器”学说。

这些理论虽然众多,但周晓虹教授在研究中产阶层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