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湖北
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农业产业扶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5-07  编辑:陈亚丰

各市、州、县(区)农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农村能源、经管)局(委、办),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各单位:

根据农业农村部和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有关工作要求,我厅研究制定了《湖北省农业产业扶贫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湖北省农业厅

2018年10月22日


湖北省农业产业扶贫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2018〕16号)和《湖北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鄂扶组发〔2018〕13号)精神,结合我省农业产业扶贫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以建立贫困群体稳定增收长效机制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紧抓好湖北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落实落地,强化产业发展、龙头带动、产销对接、技术服务、机制创新和农村改革等重点工作,着力提升农业产业扶贫精准脱贫质量,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到2020年,贫困地区特色种植业生产规模达5000万亩,加快发展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渔业,所有贫困村都有1-2个农业主导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带动能力显著提升,所有贫困村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农业产业扶贫体系进一步完善,带动1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二、重点工作

(一)实施农业产业提升工程。

按照“新建发展一批,巩固提升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思路,调整优化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结构,加快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推动特色产业由传统优势区向适宜的贫困村延伸,由点状、散状向带状、块状集聚,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1.加快发展优质粮油产业。培植水稻、油菜等优质粮油生产基地,重点加强马铃薯和红薯基地建设,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促进特色粮油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支持建设特色粮油加工产业园区。马铃薯重点建设高山优质脱毒种薯繁育区、中低山优质食用和加工原料主产区、平原丘陵早熟商品薯拓展区。红薯重点建设鄂西南富硒红薯种植区、鄂西北及鄂北岗地传统特色及休闲食品红薯种植区、鄂东鲜食红薯种植区、鄂南工业原料及休闲食品红薯种植区、城郊菜用红薯种植区。

2.加快发展蔬菜产业。巩固建设大中城市郊区蔬菜基地,推进蔬菜集约化育苗,加快设施蔬菜提档升级。加强水生蔬菜、季节性外调蔬菜(包括夏秋高山蔬菜和冬春露地蔬菜)及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推进蔬菜种植品种多元化。加快蔬菜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水生蔬菜重点布局在武汉市周边沿江县(区)、大湖周边县(市),重点栽培莲藕、茭白、芋头、荸荠、菱角、芡实、莼菜、豆瓣菜、水芹、慈姑等水生蔬菜。季节性外调蔬菜中夏秋高山蔬菜主要是利用高海拔地区夏季自然冷凉气候条件,生产反季节高山蔬菜,重点栽培大白菜、甘蓝、萝卜、辣椒、番茄、菜豆等;冬春露地蔬菜引导适应市场需求,发展较耐低温的十字花科蔬菜、部分葱蒜类及叶类蔬菜等。食用菌重点在大洪山周边区域、鄂西北区域发展香菇和黑木耳等木腐菌,适当种植珍稀菌;武汉市周边区域、江汉平原区域发展草腐菌,适当种植珍稀菌。到2020年,蔬菜基地面积稳定在800万亩,质量安全合格率98%以上。

3.加快发展水果产业。重点发展柑橘、桃、梨、葡萄、猕猴桃等水果,加快水果标准园、精品园和高效园建设,推进老果园改造,培育知名品牌,提高贫困地区水果产业竞争力。柑橘重点建设长江中游柑橘带、清江流域柑橘带、丹江库区柑橘带,着力推广适应机械化、高产优质多抗品种。梨重点建设江汉流域砂梨产业带、长江沿岸沙洲砂梨产业带、武陵山区优质砂梨生产区,重点推广早熟砂梨品种,填补北方梨和苹果供应不足的空档(淡季)。桃重点建设316国道沿线优质桃产业带、107国道沿线优质桃产业带,突出发展早熟和晚熟品种,提升产品均衡上市能力,着重发挥各产区优势,调整优化内部品种结构,开发低糖、高酸等差别化、个性化品种。葡萄重点建设山地葡萄生产基地,适度发展城郊休闲采摘基地,突出品种品质的提升,着重推广无核、优质、抗病、耐储运品种,推进精深加工。猕猴桃重点建设幕阜山猕猴桃生产区、武陵山猕猴桃生产区、秦巴山猕猴桃生产区,突出提升产品品质,培育知名区域公共品牌1-2个,培植高端企业品牌2-3个。到2020年,贫困地区水果面积达300万亩。

4.加快发展茶产业。在武陵山、大别山、秦巴山、神农架和大洪山等区域重点建设绿茶优势茶区,打造恩施玉露、武当道茶、襄阳高香茶、英山云雾茶等区域公用品牌。在大别山等区域重点建设抹茶优势茶区,加强大别山抹茶高质量基地建设和新产品开发。在武陵山和三峡等区域重点建设红茶优势茶区,突出宜红茶、利川红品牌建设,实施设备改造升级。在幕阜山和三峡等区域重点建设青砖茶优势茶区,突出专用晒场渥堆室仓储室配套建设、毛茶原料清洁化加工和精制压砖自动化加工,提高品牌市场占有率。到2020年,贫困地区茶园面积稳定在450万亩左右。

5.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根据我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发展“十草五木三花一菌”等19个骨干品种,在大别山区和鄂西北山区发展“十大”草本药材,在鄂西南、鄂西北、鄂东南重点发展“五大”木本药材,在鄂东北、鄂西北、鄂东南重点发展三种花类药材,在鄂东南发展茯苓生产。建立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推动道地药材法制化、良种化、机械化、生态化、信息化、品牌化、集约化建设,推进原产地认证,保护知名传统药材品牌。到2020年,中药材留存面积500万亩,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

6.加快发展畜禽产业。依托地方品种资源优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要求,大力发展特色家禽和畜牧产业,积极建设特色生猪、家禽、肉牛、肉羊、蜜蜂特优区。进一步增强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产业化程度,重点加强郧巴黄牛、恩施黄牛、宜昌白山羊、马头山羊、麻城黑山羊以及恩施麻鸭等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抓好肉牛、肉羊、肉鸭和中华蜜蜂的规模化养殖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建设。

7.加快发展特色渔业。在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建设小龙虾、河蟹、黄鳝、泥鳅、龟鳖、鳜鱼、团头鲂、长吻鮠特色农产品养殖基地。加强良种选育,推进生态综合种养和标准化健康养殖,强化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增强贫困地区特色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8.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坚持生产与加工相结合、加工与市场相结合、加工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当地特色产业,贫困县(市)要因地制宜,积极引进和培育有品牌、有实力、有市场的龙头企业和工商资本,在优势产业集聚区,依托规模化、标准化农业产业基地,积极引进精深加工和副产物利用生产线,建设一批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延长产业链、拓展功能链、提升价值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大力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引导贫困地区整合部分扶贫资金,新建或改造一批农产品贮藏、保鲜、烘干设施设备,强化初加工关键技术和管理培训和推广,提升产地初加工水平,实现农产品减损提质、错季销售、增效增收。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建成农产品初加工设施2000座以上。

9.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支持建设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休闲农业示范点,打造一批特色农家乐、特色农家小院、特色观光园、特色新村、特色小镇等,提高农业的体验性,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依托中药材产业基地,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与乡村旅游、文化推广、生态建设、健康养老产业深度融合。依托规模化茶园,发展茶旅产业,使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依托精品水果和特色蔬菜生产基地,配套建设休闲、观光、体验、科普基础设施,构建一批休闲旅游目的地。

10.推动农村产业新业态。积极实施贫困地区农村创业创新专项行动,全面推进“三乡工程”。在贫困地区重点村开展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清除阻碍要素下乡的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互联网、物流、教育、文化、旅游、康养”,鼓励支持工商企业家、在外成功人士和城市居民,通过线上线下、虚拟实体有机结合等多种途径,培育共享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中央厨房、农商直供、个人定制等大量新业态。到 2020年,打造一批网红村、淘宝村,逐步探索建立一批业态多元、主体多元、要素多元、利益联结紧密的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基地,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基础。

11.建设扶贫产业园区。深化三产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贫产业园,切实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农民多元增收的重要抓手。持续挖掘传统优势,改造提升产业基地,聚焦现代生产要素,配套完善设施功能,优化产业园区体系,为特色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平台。将扶贫政策资源向园区集中,统筹整合各级项目资金,科学调配干部资源,集聚技术服务,抓好对口帮扶和产业合作,推动各类资源集中投放、打捆使用。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建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贫产业园20个。

(三)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12.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立足我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实际,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总体思路,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户多种形式参与产业发展。鼓励各地创设吸引政策,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财政补助等方式,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实力。大力培植贫困地区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培育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00家。

13.加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培育。指导农民合作社坚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善于经营,引导贫困户自愿入社。推进贫困地区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建立省、市、县三级合作社示范体系,做到“省有示范、市有典型、县有样板”,充分发挥合作社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提高合作社脱贫带动能力。到2020年,实现所有贫困村至少有一家善管理、能带动的农民合作社。

(四)抓好利益联结机制建设。

14.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工作,加快确权登记成果应用,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三变”改革,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激发农村发展动能。

15.加强带贫机制和模式创新。进一步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产业发展带贫模式,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明确农民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帮助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稳定获得订单生产、劳动务工、保底收益、入股分红、资产扶贫等多渠道收益,逐步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五)推进农产品产销有效对接。

16.严格保证农产品质量。严格按照绿色化、标准化要求,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努力在贫困地区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有机肥替代化肥、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病虫害绿色防控、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行动。大力实施“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估,加大贫困地区农产品追溯应用覆盖面,确保使用贫困地区公益性集体商标的农产品真实、安全、放心。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发展“三品一标”1100个。

17.大力打造名特优品牌。坚持品牌强农,加快形成贫困地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格局。做大增量,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知名度和产业基础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和产品品牌,支持中小品牌抱团发展。做优存量,引导已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品牌,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等含金量高的知名品牌,集中力量打造武当道茶、秭归脐橙、蕲春蕲艾、恩施硒茶等品牌,建立省、市、县多层级协同发展的农业品牌体系,提高品牌产品市场占有率、认可度、美誉度。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推出优质农产品品牌200个、区域公用品牌10个。

18.着力拓宽销售渠道。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积极发挥信息进村入户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农校、农超、农企、农网对接。鼓励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在对口帮扶城市开设农产品销售窗口,支持各地大力发展网络销售,利用京东、淘宝等平台拓展销售渠道。组织贫困地区开展应急促销、季节性促销、扶贫促销、农产品“走出去”推介等活动,完善展会促销、网络促销等方式,重点抓好国际农交会、国际茶博会、武汉农博会等参展工作,提升湖北农产品知名度。

(六)增强农业产业扶贫支撑保障能力。

19.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强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把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民优先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大力培育以生产经营型为主、兼顾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突出需求导向,以贴近生产、方便农民、鼓励创业为目标,为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万人。

20.加强科技服务支撑。充分发挥农业部门优势,加强农技人员组织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组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从解决制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出发,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扫除障碍。实施贫困地区特聘农技员服务计划,为贫困地区培育一支热爱农业农村、助力脱贫攻坚的特聘农技员队伍,对贫困村、贫困户实行点对点的对口帮扶和技术指导,实现农业科技服务力量和技术精准帮扶全覆盖。依托到户帮扶干部和新型经营主体承担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职责,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问题。在贫困地区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户),加快农业优良品种、适用技术和农业新装备在贫困地区的应用。

21.做好定点扶贫工作。落实定点扶贫工作责任,各级农业部门把定点扶贫县、村脱贫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重点。定点扶贫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研究帮扶工作。加强对定点扶贫县、村脱贫攻坚工作指导,督促落实脱贫主体责任。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后备干部到贫困县、贫困村挂职驻村帮扶,到户帮扶干部要承担产业发展指导员职责,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问题,推动帮扶工作落实。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从县以上党政机关选派过硬的优秀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加强考核和工作指导,对不适应的及时召回调整。派出单位要严格落实项目、资金、责任捆绑要求,加大保障支持力度。

22.加强财政金融扶持。加强贫困地区农业产业规划与扶贫规划的统筹衔接,把一些好用、管用、能用的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到贫困地区,做到重点产业重点推,重点区域重点发展,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用于产业扶贫。在具体确定资金使用投入方向时,农业部门要主动与相关部门共同讨论、共同研究,科学合理提出建议。同时,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发挥好扶贫资金作用,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投入。指导农担公司加快组建贫困地区分支机构,为贫困地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帮助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23.加强产业扶贫风险防范。指导各地开展扶贫产业风险评估,从技术援助、市场服务、金融风险化解、绿色发展等方面,研究制定防范和处置风险的措施。支持贫困地区开发特色产业保险险种,拓宽特色扶贫产业保险品类,开展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业务,探索发展价格保险、产值保险、保险+期货等新型险种。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强化主体责任,树牢农业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的意识,因地制宜选准主攻方向、主打产品、主要市场,整合资源,把主要精力、人力和财力聚焦贫困地区,全面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贫困地区今后三年每年编制产业扶贫具体实施方案,把产业项目与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对接,抓好政策措施落实。

(二)加强监测调度。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业扶贫产业生产布局、数量规模、品种结构、经营主体、销售去向、市场价格等信息的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反映农业扶贫产业动态,为指导各地科学调整生产结构和对接产品销售提供决策依据。

(三)强化检查督查。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配套政策制定、特色产业培育、市场主体带动、利益联结效果、项目资金使用等情况的督办检查,跟踪了解工作进展、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创新举措等。

(四)强化示范推广。要积极探索在资本投入、生产管理、利益联结、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农业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的新模式新举措,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试验示范推广。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载体,广泛宣传产业发展中的先进模式、典型事例,促进各地交流学习借鉴,相互取长补短,构建农业产业扶贫学先进、比发展、看效果的格局。

(五)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农业产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着力解决贯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查改薄弱环节,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抓早抓常抓长,注重问题早发现、早整改、早见效,用重拳、出实招,整治一批突出问题,立行立改、限时完成,确保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成果真实。

(六)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宣传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脱贫攻坚伟大成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精神动力。结合业务培训,及时开展扶贫开发及农业产业扶贫理论政策、业务知识和实务技能培训。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活动,引导广大农业部门干部职工运用中国社会扶贫网对接帮扶,为动员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内容时间:2019-03-09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