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扶贫规划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23  编辑:limiao

以重点生态工程为抓手,以重要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石漠化综合整治,建设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区,构筑珠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障可持续发展。


重要生态功能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分析与行动计划》(2011-2030 年)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机制,开展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资源本底调查评估,完善生物物种资源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和减贫示范。加强对珍稀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加快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拯救工程,建设珍稀物种保护与研究中心、珍稀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规划建设中越边境生态廊道和跨境自然保护区。控制物种及遗传资源的流失,加强外来入侵生物防治。

地貌多样性保护区。以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泸西阿庐古洞国家地质公园、资源国家地质公园、大化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兴义国家地质公园和丘北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设立地貌多样性保护区。建立严格的保护和管理机制,保护和利用好丹霞地貌、岩溶地貌、洞穴、天坑、峡谷、湿地等地质景观,在保证其完整性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和适度发展旅游业。

水源涵养保护区。禁止毁林开荒、无序采矿、过渡放牧。通过封山育林育草、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减少水土流失面积,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严禁污染工业向水源涵养区转移。

1.png

2.png


生态建设

生态保护与建设。全面加强林地保护、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引导集约节约使用林地,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和其他农用地,确保森林资源稳定增长。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珠江流域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推进植树造林和天然林管护,严格控制森林采伐,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对生态位置重要的陡坡耕地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大草山草坡治理力度,加快岩溶地区旱地治理。加大交通沿线、旅游景区、城镇周边和河流两岸的绿化带建设力度。

矿山和库区生态治理修复。加快已开矿山、矿区尾矿治理和生态恢复,修建拦砂坝或尾矿坝,继续实施尾矿库、矿渣库除险加固工程。保护和修复库区水生生态系统及库岸陆生生态系统。

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发展生态经济。建立健全保护自然生态安全的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市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

3.png

中小河流流域综合治理。依托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科学有序开展中小河流和重点山洪沟治理,加快防洪薄弱环节建设,统筹考虑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保护,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与防洪工程的结合。

4.png


石漠化综合治理

按照积极治理、科学利用、治用结合的要求,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恢复和重建岩溶地区生态系统,控制水土流失,有效遏制石漠化扩展趋势。

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体,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种草等多种措施,保护和增加林草植被,提高植被覆盖度。因地制宜发展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林果产业。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采取坡改梯、砌墙保土及建设引水渠、排涝渠、栏山沟、蓄水池等措施,推进坡耕地治理。

落实石漠化治理目标责任,建立石漠化治理项目后评估制度、石漠化土地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监测评估工作。

5.png


环境保护

加强城镇环境保护。完善中心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加快推进县城和重点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以及收集系统建设。健全重大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增强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能力。

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强污染减排工作力度,加大重点污染行业治理整顿力度,关闭限期排污不达标企业。加快先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积极推进企业间排污权有偿使用和市场交易试点。做好重点领域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有毒有害废气消减及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快重金属污染治理,规范危险废弃物管理。加强矿山生态恢复和尾矿治理。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提高尾矿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积极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强化环境监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和发布制度。

加强水环境保护与监测。科学调整并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备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河段的保护。制定水污染防治规划,确定水功能区纳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珠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监测能力建设,建立水环保监测联动机制和跨省( 区) 河流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重点实施融江、盘龙河等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控制农药、化肥用量,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治理农膜污染,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规范养殖业生产方式,开展畜禽粪便综合处理,提高沼渣、沼液利用率,严格禁止沼液、动物养殖场冲洗废水直接进入江河河道。


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综合避难场所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城镇和重点基础设施抵御重特大灾害的能力。完善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和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增强灾害预警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加强救灾物资储备网络体系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增强应急救灾能力。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强化综合防灾减灾教育,积极开展社区减灾活动,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群防群测能力。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运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等多种手段,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依靠科技进步,重点支持农、林、水等行业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防,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趋利避害的功能,合理开发和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水平。

内容时间:2015-12-2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