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集体化     检索到  598  条相关信息

本章我们将进行一个背景性的考察,来探讨农业生产如何在集体化时期成为国家权力的重要运作领域;农民对这种治理方式的反应,及其给国家行动带来的后果。正是在集体化末期国家-农民关系陷入僵局的背景下,上述层级治理网络的重要意义才得以凸显。

作者:李洁 出版时间:2017-11-01

本文利用基层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用“自下而上”的社会史视角和区域史的研究方法,考察了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中基层党员干部、普通民众的心态与行为,从中透视民众心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揭示运动中隐含的国家“文化权力”的治理机制。学“毛著”运动的开展主要是靠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但是基层党员干部在运动中处处带头的表率要求与其现实生活处境的巨大反差,构成了个人利...

作者:吴家虎 出版时间:2022-02-01

作为一部妇女史著作,贺萧所著的《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从女性主义的立场来审视女性的性别身份对集体化历史和相关记忆的影响。该书通过将农村妇女生活视作一个社会性别化的议题,使封建妇德的作用以及农业女性化的现实得到发掘。另外,妇女记忆集体化的独特内容和机制体现出对“女主内”的家庭生活及性别分工的重视。《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通过以性...

作者:刘洁 出版时间:2019-11-01

本文通过发掘稀有的女性民间史料,试图从社会史、心态史的视角对下放妇女干部群体展开考察,复原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改造中女性的心灵世界,并从中透视革命意识形态与女性主体情感、理性互动的复杂历史面相,进而反思国家意识形态、社会整合与妇女解放内在需求的契合及出路。共产主义道德与私人生活角色的纠葛与冲突,深深影响与塑造着妇女干部下放农社劳动锻炼期间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状态。...

作者:吴家虎 出版时间:2022-02-01

本文通过“征粮建社” 运动(集体化) 的曲折斗争过程,探寻社会主义国家干部统制是如何最终确立的,以及干部统制出现危机的状况及其后果。

作者:张和清 出版时间:2010-02-01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现阶段,最基层的乡村卫生和医疗服务提供者发挥的作用、职业现状以及如何巩固和振兴职业发展。本文指出,乡村医生在集体化时期起到节约医疗资源的作用,但乡村医生的生活和工作仍然面临诸多考验。本文认为,作为最基层的乡村卫生和医疗服务的提供者,乡村医生曾在物质资源匮乏的集体化时期为村庄医疗卫生做出巨大贡献,并在集体化时期之后长期承担村庄中绝大多数人...

作者:强溦 出版时间:2019-07-01

本文以中国社会发展阶段为参考回顾了土家族女性择偶标准的变迁,在集体化年代(1949~1978年)土家族女性以阶级成分、德行操守、身体条件、文化水平等因素为择偶标准,在改革开放初期(1979~1991年)土家族女性对外貌性格、家庭经济条件、知识能力等因素更加重视,在市场经济体制时期(1992年以来)土家族女性既重视感情与人品,又强调家庭经济条件,择偶标准呈现多...

作者:尹旦萍 出版时间:2009-07-01

在农业向工业的过渡 ,再由计划经济的集体化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中,家族化的企业集团在中国乡村可能是必不可少的道路。对一直是社会主义典范的华西人来说,走家族政治道路,可能预示他们正在寻找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关系,寻找一种对于权利、义务和集体荣誉的重新定义,而非一定是丢弃集体的私有化道路。

作者:周怡 出版时间:2005-06-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