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重点生态功能区     检索到  1146  条相关信息

生态屏障是关乎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是生态安全建设的核心内容。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重庆“要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重庆并强调“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位于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是长江上游地区水资源保护重点区域,...

作者:张晟 彭国川 孙贵艳 出版时间:2021-11-01

本书分为总报告、评价篇、碳达峰碳中和篇与政策布局篇四个部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展开研究,以期为国家和地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总报告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五大体系”、“三个布局”和“一个纳入”,分析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明确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总结了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梳理了...

作者:缪子梅 高强 蒋建清 高晓琴 杨加猛 出版时间:2022-03-01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国家未来,关系人民福祉,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党建、强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并列为“十四个坚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重要战略地位。与此同时,也将“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美丽中国”写进党章和宪法,使其逐渐成为全党意志、国家意志和全民共同行动方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站在人...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屏障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安全是生态屏障建设的目标,生态屏障则是生态安全的保障。生态屏障处于过渡地带,是经过人工改良的具有明确保护与防御对象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空间跨度,在空间上呈封闭或半封闭分布,能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区域或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净化、调节与阻滞、土壤保持、...

当前我国公众在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认同度、践行度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我国生态意识培养的很多机制还不健全,尤其是教育机制不够完备。加强国民生态意识塑造刻不容缓,而这需要生态文化的支撑。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意识培养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把生态文化建设与公众生态意识培育两者沟通起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转化机制,全面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加强广大民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这...

作者:李世书 出版时间:2021-04-01

青藏高原泛江河源一个世纪以来岛状生态环境变迁研究运用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综合交叉学科手段,将青藏高原作为一个有机的岛状生态环境进行多方位研究。本书在厘清青藏高原总体研究进展和全貌后,重点对青藏高原泛江河源生态地位、人文社会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青藏高原具有“生态放大器效应”和“人文放大器效应”。进而结合一手数据、历史数据和当前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文艳林 出版时间:2022-11-01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更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事关国家兴衰和民族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森林是水库、钱库、粮...

本书广泛吸收国内外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理论探索和实际资料的分析相结合,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等方法,利用几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西藏的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功能区划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有关人口空间结构优化问题的建议颇有新意,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突出,对于促进西藏人口合理分布和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祖宏 高向东 出版时间:2018-03-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