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里数     检索到  26678  条相关信息

公与私的问题,是中国政治哲学与实践哲学中的重大问题。公与私,不仅是一个看法、一种观念、一套规则,而且是形塑地方社会秩序的文化认同性力量。熟人社会农民公私观念的表达,具有层次性、伸缩性、价值性和规范性四个属性。理解农民公私观念的四重属性及其彼此之间的关联机制,既有助于理解乡土中国社会的农民行为逻辑与熟人社会的秩序形成机制,也有助于理解村庄的政治社会生态与...

作者:赵晓峰 出版时间:2016-10-01
关键词:

“箭服”是我国天山南部绿洲居民传承至今的一种独有服饰,21世纪初仅在克里雅河尾 的于田县达里雅勃依乡境内存在活态样本。由于文献缺载,“箭服”的相关资料以民间传说、口述史和外国探险家的游记为主。本文对这些相关资料进行学术性归纳、分析和鉴别,以促进“箭服”研究向纵深发展,为国内服饰史研究提供资料参考。

作者:万雪玉 出版时间:2020-03-01

本文作者指出,以县域为统筹、以村级为根本,创新区域集体经济制度设计,夯实乡村治理能力,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是应对全局性公共危机的关键举措。

作者:吕程平 出版时间:2020-05-01

的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不仅损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让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是完全违反教育规律的。如杨乐等许多数学家所言,这种重在解难题、怪题,所谓的“数学杂技”和高强度的集中训练,与提高数学素养毫不相干(正如会全套的脑筋急转弯并不意味着高智商);相反,只能扼杀和败坏儿童的学习兴趣,这正是许多中国孩子严重厌学、从小学就厌学的原因。

作者:出版时间:2010-03-01

特殊的城市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造就了城乡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发展格局,不仅表现为全体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大幅增加,更突出地表现在弱势群体和边缘地区在摆脱贫困、提高教育水平、保障卫生健康以及改善居住条件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城市和非农业部门的发展对相对弱势的农业产业发展贡献同样显著。但是,人的发展不平衡日趋显著,除养老、就医、教育等方面的差距外,与城市居民相比,农...

作者:张鸣鸣 丁延武 出版时间:2019-05-01

本文介绍了东嘎镇的惠民政策,包括支农惠农政策、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政策、解决城乡居民子女上学困难等惠民政策、城乡居民医疗和优生优育方面的惠民政策等。

作者:多庆 出版时间:2020-09-01

未来的金融是绿色金融,未来用户生活方式是绿色生活方式。如果可以唤醒公众意识,让大家更加关注绿色环保和低碳减排,了解自己每天的行为和减排的关系,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采取环保行动。2016年8月,蚂蚁森林给每个用户设立“个人碳账户”,用互联网方式将线上虚拟和线下真实结合起来记录用户的真实低碳行动。用户步行替代开车、在线缴纳水电煤、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

作者:徐笛 出版时间:2018-11-01

本文全面阐释“两真两严”的木经验,全面总结“两真两严”取得的成效,得出做好藏区工作就是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统战思维、统战方式,紧紧抓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这个关键,着力抓发展惠民生、创稳定促和谐,建立党和政府与藏区群众相互信任的关系,形成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的结论。

作者:中共凉山州委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5-03-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