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绿色城市化     检索到  335  条相关信息

乡村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小城镇战略是河北地区农村就地城市化发生的三股内在力量。河北农村就地城市化是在历史形成的行政化均衡的小城镇格局的基础上发生的,是由乡镇政府主导的廉价工业化的结果,并以牺牲社会、文化、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本书以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理论来阐释河北农村的发展,并与日本农村、中国台湾农村的发展进行对比,以探寻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就地城市化方式...

作者:李阿琳 出版时间:2014-11-01

本书以“城镇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为主题展开一般性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证研究。在理论部分,探究了城镇化对环境质量影响的作用机制,构建了城镇化环境效应的机理模型,提出了城镇化环境驼峰效应的假说,总结了城镇化对环境质量影响的一般规律,为绿色城镇化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在实证部分,按照城镇化环境效应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现状、揭示了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

作者:张燕 出版时间:2015-11-01

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本书主要通过家庭发展秩序和半城市化两个概念,深描了普通农业型村庄的城市化场景,并通过对可逆城市化和城市二元结构弹性的深入分析,展示了中国在城市化道路上的制度优势。

作者:陈文琼 出版时间:2018-11-01

本书考察了村改居工程的实施对一个中国北方村落内部人际关系所发生的变化,并对导致这一变化发生的因果机制加以呈现。凡村的村改居工程是在大集体时代结束,联合家庭解体,传统村落中村民互助合作生产形式减少以及家庭生活重心向经济转移的背景下实施的。本书从居住模式、交换方式和文化规制三个方面的变化考察了村改居工程的实施对凡村人际关系变迁的影响,指出村改居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凡...

作者:赵爽 出版时间:2023-06-01

本文坚持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按照现象分析→理论提炼→模型构建→实证研究→政策建议的研究思路,提出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理论支持和分析框架,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思路首先是在回顾理论和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从包容性发展赋予新型城市化的新内涵和新要求出发,对相关概念重新界定,阐释新型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新内涵,为后面的实证分析提供框架支持...

作者:刘耀彬 出版时间:2016-02-01

鸦片战争以来的经济史,可以理解为农村城市化的历史。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由礼治价值观推动形成的大一统国家与小农经济社会,不存在以工业化和市场化为表现特征的现代城市。鸦片战争强行在中国输入了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现代城市基因,从此,实现工业化,建立以“开放”“交易主体平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成为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主要内容。但在传统礼治价值观的约束下,出现了“礼治市场”的...

作者:黄郁成 出版时间:2016-04-01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中部地区通过持之以恒的生态环境保护,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正在夯实绿色生态、绿色产业、绿色制度、绿色文化以及科技发展的基础,努力提高绿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本报告认为,以最少的生态资源消耗获得最大化的人类福祉是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报告构建了生态福祉绩效模型,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福祉效应和生态效应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中部地区生态福祉绩效演变...

作者:傅春 出版时间:2020-08-01

绿色发展观是发展理念上具有创新性的发展观,是发展方式上具有生态性的发展观,是发展成果上具有共享性的发展观,是发展目的上具有人本性的发展观,也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观作为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不但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生态思想,同时理性批判了西方现代发展观。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出发,系统探讨了中华人...

作者:王永芹 王连芳 出版时间:2018-05-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