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秩序重建     检索到  68  条相关信息

除了农民进城务工之外,对农村变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另一力量是乡村民营企业的兴起。乡村民营企业在乡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其“理性计算”、“追求利益”和“充分竞争”等现代气质也极大地冲击着蕴含着“乡土关系”、“固守土地”以及“人情伦理”等内涵的乡村秩序。但乡村民营企业能兼顾“市场生存”和#乡土生存”的共同挑战,在实践中与乡土日常生活、乡村...

作者:周延东 出版时间:2017-08-01

此书的研究范围“横跨”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两个领域,抓住了城镇化道路转型的关键,其研究视角从政府切入,准确把握住了当前城镇化的主要矛盾。该书从空间、组织、党建、认同等方面进行考察,实际上是从不同的层面来看待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安置问题。此书最为重要和有意义的发现之一,就是从几个案例的形成过程来看,各种因为政策产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也不断地被政策化解,这得益于案例...

作者:吴莹 出版时间:2018-08-01

本书以德昂族与茶的互动为研究主线,从德昂族传统生态文明的内涵、德昂族传统生态文明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德昂族传统生态文明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德昂族传统生态文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融合以及德昂族传统生态文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话五个方面,介绍了德昂族生计方式、资源管理、文化适应与选择、民族互助与团结的情况,展示了德昂族生态环境保护、传统产业发展、文化传统传...

作者:李全敏 出版时间:2017-12-01

“社会保育”是本书提出的核心观点,即通过对社会力量的保护和培育来维持一种乡村秩序的整合。保护是指对当下状态的认可与对当下情境的维护;培育则有发展的含义,是一种递进发展的状态。本书从浙江绍兴安村展开,以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视角去分析安村社会秩序的变迁过程,揭示不同力量的运作机制。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村从典型的传统中国村落演变为区域性经济开发区,既是国家力量治理...

作者:张秀梅 出版时间:2017-07-01

土地的大规模流转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瓦解了村庄共同体维系的根基。在农民不再耕种土地的村社中,农民之间的互动和依赖程度下降,而农民和资本、地方政府的矛盾正在滋生。由于村社已经无力完成自身的社会整合,农民群体的陌生化、不同利益群体的对立与分化将成为土地流转后农村社会的新特征。因此,土地流转不能仅仅被看作一种农业经济领域中的活动,其还对乡村社会的秩序...

作者:郭亮 出版时间:2019-07-01

木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重点规划项目研究成果。加入WTO,使中国劳动关系成为世界劳资关系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不同于概论式的理论体系构建,也不围绕劳动关系各个方面做单纯的系统理论探讨,而是从具体、现实的劳动关系出发,从国外资本大量流入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所引出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现状出发,从国有企业改制、产权改革与职工大量下岗、分...

作者:黄河涛 赵健杰 纪元 出版时间:2007-04-01

组织《总体规划》实施的社会影响评估,是深入了解和准确分析恢复重建的各项宏观政策、专项资金、具体项目实施安排对贫困村、贫困弱势人群影响的迫切需要;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水平和效果的客观要求;是不断提高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水平、推动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我国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

作者:黄承伟 〔德〕彭善朴(ThomasBonschab) 出版时间:2010-05-01

2008年9月,汶川地震从灾后紧急救援大规模转入灾后恢复重建。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和中央领导关于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结合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扶贫办成立了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和帮助四川、甘肃、陕西三省扶贫部门在灾区的4834个贫困村开展灾后重建

作者:黄承伟 赵旭东 出版时间:2010-11-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