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生态耦合     检索到  470  条相关信息

桂林景观生态发展历程及其与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研究,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特色,探索了桂林景观的生态审美结构、生态审美特征及其与桂北生境、环境耦合发展的机理、结构与规律。本书对桂林景观生态、景观生境、景观环境耦合发展的纵向时间坐标上的探索和总结,以及对桂林景观生态与同区景观、中国景观、国外景观等横向比较研究,促进了景观生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谐共生,有...

作者:袁鼎生 蒋新平 龚丽娟 出版时间:2013-01-01

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生态安全的首要基础。本书对生态文明思想、绿色发展理论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对典型金属资源(铁、铜、铝)的循环利用现状、典型金属资源产品(电视机、电冰箱)的循环利用案例以及典型行业(建筑行业、机械行业)金属资源铁的循环利用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为读者深入理解生态文明与资源...

作者:王敏晰 出版时间:2021-10-01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更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事关国家兴衰和民族存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森林是水库、钱库、粮...

本书综合采用旅游学、民俗学以及发展社会学等的相关理论研究旅游精准扶贫与乡土文化传承耦合的内在机理,在采取线性加权法对西南地区旅游精准扶贫与乡土文化传承发展综合水平进行测量的基础上,建构了旅游精准扶贫与乡土文化传承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分析耦合发展的本质特征,分析旅游精准扶贫与乡土文化传承耦合的可选模式,最后对西南地区乡土文...

作者:林移刚 出版时间:2024-02-01

生态经济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生态经济研究;生态产业发展研究;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研究;生态环境影响因素、机制和制度研究。

作者:胡剑锋 彭熠 于法稳 孙若梅 出版时间:2012-03-01

当前我国公众在对生态文明的知晓度、认同度、践行度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我国生态意识培养的很多机制还不健全,尤其是教育机制不够完备。加强国民生态意识塑造刻不容缓,而这需要生态文化的支撑。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意识培养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把生态文化建设与公众生态意识培育两者沟通起来,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转化机制,全面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加强广大民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这...

作者:李世书 出版时间:2021-04-01

该书围绕政府和市场在生态补偿中的作用,探讨了三个政策主题,展示了五个案例研究成果。三个政策主题是:农业政策对生态补偿和土地利用的影响,全球化和国际环境公约对生态补偿的影响,以及流域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作者:靳乐山 左停 〔英国〕伊凡·邦德 李小云 出版时间:2007-05-01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地质结构最为活跃、气候类型最为复杂的高原——青藏高原被地质学家称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人类学家认为它是“生命禁区”,生物学家将其誉为“野生动植物王国”。青藏高原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故有“中华水塔”和“亚洲江源”之称,是人类除南、北极之外的最后一片净土。但在数万亿年的生态变迁中,独特...

作者:马生林 出版时间:2011-05-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