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生态价值评估     检索到  867  条相关信息

本书从全价值评估的视角,以我国西北地区三大内陆河之一的石羊河流域作为典型案例,对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构建了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包括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补偿标准、支付方式和支付途径等。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实证参考和依据,可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樊辉 赵敏娟 出版时间:2018-10-01

“藏粮于地”休耕战略的实施是巩固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本书在福利经济学框架下,对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的休耕政策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设计选择试验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量化休耕政策对社会福利的多维影响,以利于指导具体的休耕实践。

作者:赵敏娟 姚柳杨 出版时间:2021-03-01

灾害救助评估是完整的救灾工作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的灾害救助评估框架是围绕救灾金额和物资总量来设计的。本书突破了这一框架,基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理念,深入探讨了以灾民为中心的灾害救助评估问题。作者分别从生活质量理论和公平感理论出发,构建了以灾民为中心的灾害救助评估理论,并设计了相应的评估方法。进而,利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灾民入户调查数据,使用本书所...

作者:张欢 任婧玲 出版时间:2014-02-01

生态屏障是关乎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是生态安全建设的核心内容。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指出重庆“要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重庆并强调“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位于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是长江上游地区水资源保护重点区域,...

作者:张晟 彭国川 孙贵艳 出版时间:2021-11-01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生态经济学已经从创立阶段进入学科体系的完善阶段。本书分为四个专题:生态经济理论与方法、生态经济建设与政策、生态经济实证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补偿。内容涉及生态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评述、生态经济学科体系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生态经济学方法论的探索、中国生态经济政策的评价、中国区域和行业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介绍和案例研究、生态环境要素与经济社...

作者:曲福田 孙若梅 郭忠兴 于法稳 出版时间:2010-11-01

西部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重要实施区,对于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战略保障作用。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对于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批示,要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小土流...

作者:刘举科 喜文华 高天鹏 钱国权 常国华 汪永臻 出版时间:2020-11-01

本书从人类文明形态的高度,探寻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总结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四大逻辑:二元对立逻辑、同一化逻辑、“进步”逻辑和最大化逻辑;探索建构生态文明的整体思路,指出了生态系统具有生态、经济和精神三重价值,并提出了这三重价值共同实现的模式。作者的视角和方法是系统性和根本性的,可为生态文明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启发。

作者:严耕 出版时间:2023-09-01

本书从解析生态底线的内涵和表征着手,基于环境介质,选取大气、水体、植被、土壤、能源五个方面共17项指标,构建生态底线指标体系研究框架,提出评估模型和实施方法。不同于以往许多以污染物排放控制作为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地方实践,生态底线指标体系更关注生态环境的本底条件,指标测度从常规的过程和终端标准转向自然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推动有效化解“污染排放都达标,但环境质量日...

作者:李萌 出版时间:2021-08-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