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潜在产出增长率     检索到  17375  条相关信息

在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部分,已对以往学者关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及DEA法的研究进行了大致整理和分析。结合第三章理论模型的要求,需要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做出实证研究,获取自改革开放以来各阶段的全国潜在产出(或潜在经济增长率) 数据、东中西部潜在产出(或潜在经济增长率) 数据及相应省份潜在产出(或潜在经济增长率) 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为第六章“城镇化发展对中国...

作者:陈长 出版时间:2019-10-01

自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之后,由于扩大内需政策的促进作用,迅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增速,重返之上年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驾马车对于增长都作出了明显贡献。政策因素的影响逐渐衰弱,结构内生性调整的力量逐渐增强,经济增长出现了下滑势头,加之国际经济再次衰退最终导致经济增速一路下滑,这些不利因素持续发酵宏观调...

作者:高伟 吕风勇 出版时间:2012-11-01

从“六五” 到“十二五” 期间,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经历了较为滞后的“六五” 及“七五” 时期,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呈现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稳步发展建设,但是,第四章的实证数据说明,中国城镇化发展总体较为滞后,且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与此同时,对应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及区域潜在经济增长率虽然都有一定程度的波动变化,但是整体尚可。由第六章城镇化驱动潜在经济增...

作者:陈长 出版时间:2019-10-01

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生性需求,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新动力。抓住了城镇化就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它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的客观趋势,抓住了城镇化这个“纲”,才能做到“纲举目张”。因此,未来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若想登上新的台阶,就要以新型城镇化为突破口,结合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呈现的主要矛盾,在不断改革中再出发,引领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陈长 出版时间:2019-10-01

本章将以城镇化对我国潜在经济增长是否有显著影响、怎么影响,即通过城镇化释放哪些效应影响潜在经济增长, 其具体影响路径如何来展开论述;同时重点考查城镇化发展水平中主成分分析结果的核心指标,即人口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对潜在经济增长的影响情况,以29个省份的总体回归和东中西分区域回归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两个角度讨论城镇化对潜在产出(或潜在经济增长...

作者:陈长 出版时间:2019-10-01

在前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一般意义下的经济增长理论简析下,本章以潜在经济增长理论为核心,在影响潜在经济增长要素分析及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的目标分解研究中,重点探究城镇化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贡献,即城镇化对中国潜在经济增长正向影响假说下的城镇化如何驱动潜在经济增长要素,并通过劳动力流动驱动城镇及农村两部门模型,劳动力流动引致要素的累积效应及综合效应产生,最终完成城镇...

作者:陈长 出版时间:2019-10-01

当前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能力为10%左右,2006年和2007年,我国实际经济增长已明显超过潜在经济增长,出现了偏热态势。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减缓、我国防止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政策滞后影响、国内自然灾害频发和奥运会期间提高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共同作用,引导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到2008年下半年,实际经济增长水平已低于...

作者:祝宝良 出版时间:2009-01-01

我国经济中的潜在风险往往源于国民收入分配失衡。表现为投资和消费乏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以及资本市场的重大风险。这种失衡带来经济结构的扭曲,压低了要素报酬水平,尤其是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使得就业质量难以快速提高。要从合理分配入手,才能从根本上化解潜在的重大经济风险,促使各类要素、各个经济部门的报酬回归到正常水平,从而带动提高就业质量。

作者:赵文 出版时间:2019-12-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