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流动特征     检索到  28009  条相关信息
报告

流动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过程。城市化的程度与农村流动人口和城市的融合程度、融合领域、融合层次紧密相关。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欧美国家而言是内源的、渐进的,对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是被动的、激进的。改革开放后,以“离土不离乡”为模式的乡镇企业展示了既无空间位置上的移动,又无人员的整体性重组的独特的乡村工业化道路,...

作者:李勇 刘国翰 出版时间:2016-12-01

本文首先介绍了代际间的“双重流动特征和继承性流动模式,然后介绍了代际收入流动的影响因素,最后介绍了提高代际收入流动的政策研究。

作者:覃毅 出版时间:2020-11-01

本文关注的是移民情境下流动儿童的媒介接触特征。首先,本文结合调查资料,梳理了近年来流动儿童在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使用中呈现的特征。其次,本文比较研究了流动儿童、城市儿童之间,以及流动儿童内部在媒介接触方面呈现的差异性。最后,本文分析了流动儿童媒体接触特征的影响因子,并指出流动儿童的媒介偏好及接触主要受到了家庭环境、教育环境的影响。

作者:庄曦 出版时间:2016-12-01

文章主要介绍了1995~2005年中国流动妇女的状况。首先,作者详细地列明了研究框架,接着,作者对重点人群——流动妇女作了精确的定义。识别出重点人群的主要特征以后, 文章从过程、影响因素、存在问题三个角度分析这一人群的境况和问题,涉及关于经济、政治参与、暴力等重要议题的研究。文章最后对流动妇女的状况作了预测。

作者:谭深 出版时间:2006-03-01

一方面,本文基于1978~202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贫困发生率两个宏观层面的数据,对劳动力流动与贫困的动态演化脉络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阶段划分。另一方面,本文基于省级层面的数据,从空间维度对我国劳动力流动与城乡贫困的动态特征化事实进行了剖析。

作者:樊士德 出版时间:2023-12-01

本文结合历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相关信息,采用统一的流动口径,梳理了2000~2015年15年间流动儿童群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在全国儿童规模下降的背景下,流动儿童规模近年来趋于稳定,略有下降;从空间分布上来看,1/4的儿童生活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子女在校接受教育的时间延长,15~1...

作者:吕利丹 段成荣 出版时间:2020-10-01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承担着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及“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沿线国家的重要作用,但其要素流动面临着三种关税区及多种制度融合的障碍。本文首先基于大数据理念,构建“百度指数”分析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以体现各城市之间要素流动空间特征,发现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动具有明显的地理邻近性。其次,从联系紧密度看,大湾区形成了内外两大...

作者:陈世栋 出版时间:2018-06-01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将国际准则、国际框架、国际指标等话语体系引入中国,全面影响了中国妇女的生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妇女的就业渠道得以拓宽,特别是农村妇女的就业途径、方式和流动模式更加多样化。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女性流动人口主要是以“打工妹”的身份出现,主要就职于几个经济特区的出口加工业,年轻、未婚、打工...

作者:韩嘉玲 张妍 出版时间:2015-11-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