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水公共事业     检索到  25  条相关信息

本书描述一个贫困苗寨的巨变。盐津县生基村所在的乌蒙山区是我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区之一,作为滇东北少数民族扶贫攻坚主战场,其欣欣向荣的文化扶贫实践和乡村建设为深受贫困困扰的世界提供了有益借鉴。这个边远苗寨百年的脱贫历程,凝聚着国家、基层政府和少数民族不畏艰难、面向现代化的不懈努力。生基苗族自组织结合内外资源打破社区内部的贫困均衡,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苗寨以公共事...

作者:李春南 沈红 出版时间:2020-10-01

粮食作物等水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加剧为各区域解决水资源配置问题带来了难题。虚拟贸易战略正是各区域通过粮食作物等水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来解决水资源在空间上的配置问题。本书在测算近几年陕西省渭河流域虚拟贸易足迹的基础上,构建了虚拟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测算体系,并实证分析了虚拟贸易足迹非市场价值影响因素。

作者:赵敏娟 史恒通 出版时间:2017-11-01

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旨在结束全球贫困、为所有人构建尊严生活且不让一个人被落下的路线图。获得公平可及的和环境卫生设施对于实现这一愿景至关重要。良好的和环境卫生设施不仅能预防粪口传播疾病的暴发,而且还能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收益,尤其对于中国农村地区发展更加重要。在过去三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可以享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基本的环境卫生设施,但是依然存在有...

作者:苗艳青 陈文晶 出版时间:2016-07-01

本书主要论述了中国环境的发展情况,分别从环境与社会、生态、、森林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也介绍了一些政府公告、公民倡议以及世界上关于环境的一些论点等。

作者:自然之友 杨东平 出版时间:2007-03-01

有文明史以来,人类对生活和社会关系的认识走过了一个螺旋式的“圆圈”过程。古代先民们用生活同自然与社会现象“合一”的观念解释社会。这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阶段。到了近代,在西方诞生了社会科学,人们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具有了科学理性形态,而西方社会科学建立的是工具理性,形成了现象与本质二分的社会研究范式,把生活排除在本质、永恒事物之外,从而造成了生活和社会的隔裂,...

作者:王雅林 出版时间:2017-03-01

“河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和上游汇水区,有着“山之宗,之源”“中华水塔”之美誉,是我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本书系统梳理了青藏高原各民族生态伦理文化,并将昆仑文化、大禹神话与青藏高原河源文化联系起来,分析了青藏高原各民族的资源观、环境观,指出了河源文化的内核就是生态文...

作者:赵艳 出版时间:2023-12-01

● 本书为连续出版皮书,重点探究我国各地级以上城市在生态发展方面的进展,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 2016年生态城市健康指数排名前十名的城市分别为:三亚市、珠海市、厦门市、南昌市、南宁市、舟山市、惠州市、海口市、天津市、威海市。指出了各个城市绿色发展的年度建设重点和难点。在案例研究基础上,继续发布了“双十事件”,对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核心问题进行...

作为环京津贫困带上的贫困山村,河北省赤城县雕鹗镇向阳村位置偏僻,长期缺水,自然资源匮乏,往届村“两委”涣散无力,村民固守贫困思维。在新一届村“两委”的带领下,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向阳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打通了水井,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全村发展的生活生产用问题。村“两委”积极争取上级扶贫项目与资金支持,从种粮补贴、低保或五保兜底、危房改造补助、医疗救助、教...

作者:王磊 出版时间:2020-06-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