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民族古村落     检索到  13813  条相关信息

在云南众多少数民族中,傈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流域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和思想落后,这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营养与身体健康、教育、生产生活工具、居住条件等方面。尽管如此,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城镇化现代文明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原生态的傈僳族村落分析,指出民族村落受到外来文化侵蚀之前,通过改善教育、拓宽经济收入、引进先进技术和自主修路等方面提升本族人...

作者:梁婷 出版时间:2015-05-01

本文介绍四川拥有丰富的村落资源,其中不乏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村落。通过一系列持续推进的保护利用政策措施,四川村落保护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然还面临着群众保护意识不足、保护发展人才短缺、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文物建筑保护面临困难等挑战,建议通过提高村落保护意识、强化村落保护人才支撑、夯实村落保护基础工作、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以及提升...

作者:范胜巍 虞洪 刘宇晨 出版时间:2020-10-01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据我们在海南省澄迈县,贵州省黎平县、荔波县的调查,多数传统村落70%以上民居都住着人,村落群是“活态文化遗产”。本篇共三个调研报告,以海南省澄迈县火山岩村落群申遗调研论证,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

作者:中国社科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 出版时间:2015-07-01

我国的乡村与城市两种聚落形态有着不同的生存法则和发展规律。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的不断拓展对传统村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城市化一方面使大量乡村人口迁入城市,另一方面又不断吞噬着周围的乡村空间,使传承千年的传统农耕模式、景观环境、建筑遗迹等发生巨变。近年来,随着党中央“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的提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备受...

作者:曲颂 郭君平 出版时间:2024-05-01

作为乡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它们的保护与利用是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那些属于农民私人所有的民居受制于产权关系复杂、产权人修缮维护能力不足、流转交易不畅及社会主体开发受阻等因素,正日渐走向闲置破败,成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的盲点与痛点。本文探讨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传统村落民居活化利用带来的契机,展现研究...

作者:曲颂 郭君平 出版时间:2024-05-01

景观是人在大地上实现理想境界的活动方式,景观建设是人们获得材料语言后的表现愿望。对于人类来说,材料语言的掌握和世界本体性的符号形式的表现似乎构成了他们历史生命意义的全部,在历史学的视野中,成为一种历史基因的片段载体。只有使城市建设符合文化景观的视野,才会成为诗性的栖居所在。中国古典园林诞生在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的中国。农业文明不可能彻底地消失殆尽。村落乃中国...

作者:杨宏烈 出版时间:2013-03-01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村民对开发利用民居的愿望也越发强烈。为承接前述章节的核心内容,本章拟在对比分析现行民居保护利用政策法规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提炼、归纳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民居活化利用的主要模式,并基于村干部与产权人调查数据评估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效应。

作者:曲颂 郭君平 出版时间:2024-05-01

首先,本文认为,结合云南资源禀赋和多元文化特点,云南乡村振兴过程中,应该从特色保护型村落、旅游养生型村落、国门形象型村落、红色教育型村落和郊区功能型村落五种类型来打造云南的村落。其次,本文从价值内涵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建设和打造五种类型村落

作者:陶自祥 出版时间:2021-08-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