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案件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检索到  694  条相关信息

本书从解析生态底线的内涵和表征着手,基于环境介质,选取大气、水体、植被、土壤、能源五个方面共17项指标,构建生态底线指标体系研究框架,提出评估模型和实施方法。不同于以往许多以污染物排放控制作为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地方实践,生态底线指标体系更关注生态环境的本底条件,指标测度从常规的过程和终端标准转向自然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推动有效化解“污染排放都达标,但环境质量日...

作者:李萌 出版时间:2021-08-01

本书从制度政策层面对“生活质量”概念做出重新界定,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6大指标体系,涵盖经济、社会、环境及政治诸领域。实证经验分析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生活质量现状,分不同指标进行评估排名,代表了一种学者的眼光。

作者:周长城 出版时间:2003-12-0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的总量和构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流动人口总规模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2.41亿人,占中国总人口的18%左右。从流动人口的构成来看,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临时性进城务工人员不同,当前流动人口的构成以“80后”和“90后”新生代为主,他们在城市留居时间长、工作生活相对稳定,很大比例的流动人口从小就生活在城市,更加适应城市...

作者:肖子华 徐水源 刘金伟 出版时间:2021-01-01

灾害救助评估是完整的救灾工作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的灾害救助评估框架是围绕救灾金额和物资总量来设计的。本书突破了这一框架,基于“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理念,深入探讨了以灾民为中心的灾害救助评估问题。作者分别从生活质量理论和公平感理论出发,构建了以灾民为中心的灾害救助评估理论,并设计了相应的评估方法。进而,利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灾民入户调查数据,使用本书所...

作者:张欢 任婧玲 出版时间:2014-02-01

本书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对人类“生活质量”进行人文关怀,通过对欧洲、东南亚、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研究分析,勾勒出了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发展和建设的脉络,为我国构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提供了借鉴。

作者:周长城 出版时间:2003-12-01

作为中瑞合作中国低碳城市项目为中国城市开发的工具之一,本研究借鉴了欧洲能源奖以及瑞士能源城市项目的成功经验,并基于中国国情以及在中国的具体实践经验重构了中国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指标清单、低碳城市评估报告和城市行动计划三大部分组成。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出版时间:2013-07-01

新农保制度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对广大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解决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村目前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和快速城镇化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农保制度如何持续、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和经济功能?怎样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才是具备可持续性的制度?本书从理论上分析出新农保制度可持续性应包含的内容,构建起新农保制度可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制度实际...

作者:王翠琴 出版时间:2019-08-01

●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以流动人口社会融合评估为主题的年度报告,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的牵头组织下,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中国人口与发展中心四家单位合作完成。● 本书构建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理论框架,形成了一个包括政治融合、经济融合、公共服务融合和心理文化融合四个维度、15个一级指标和34个二级指标的...

作者:肖子华 徐水源 刘金伟 出版时间:2018-12-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