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山地自然灾害     检索到  46  条相关信息

近年来,中国大型自然灾害频发。作为一支越来越无法忽视的力量,社会组织在紧急救援、过渡安置以及灾后重建三阶段中均有上佳表现。与此同时,社会组织自身专业性方面,尤其是与政府合作机制尚面临诸多挑战。从历时以及横向比较的视角出发,透过统计调查、案例研究以及比较等方法,本书深入剖析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甘肃震灾、雅安地震以及鲁甸地震中社会组织参与的实践,以及与政府合作的...

作者:赵小平 韩俊魁 出版时间:2016-02-01

本书以2008年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为调研对象,从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等多学科角度,反思了应对这场灾害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特大自然灾害引发的社会危机的应对机制,包括自然灾害型公共危机管理、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社会支持模式、自然灾害危机应对机制的法制建设、自然灾害新闻报道与舆情等问题。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我国...

作者:郝时远 出版时间:2013-04-01

本书通过对国内外10个山地旅游经典案例的研究、分析和评述,展示了山地旅游开发、经营、管理、营销、保护、发展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山地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山地旅游发展和山地资源的开发保护有所启发。本书从管理学、景区景点管理、旅游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旅游管理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构建山地旅游经营管理案例库,形成了系统化、专业化、多视角的...

作者:刘坤梅 何伟 出版时间:2021-06-01

本书将山地情感性、精神性、象征性特质与旅游者个性化、情感化、多元化消费需求相统一,聚焦山地旅游体验,以情境理论、情感认知评价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为支撑,在溯源山地非功用性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这一研究主题,综合运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方法,对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进行了质性探索、量化阐述及组态分析,从新的视角探究了山地旅游比...

作者:明庆忠 史鹏飞 出版时间:2023-01-01

10世纪末到12世纪初,是我国古代自然灾害频繁暴发的时期,仅在北宋的167年间,就暴发了各类灾害900余起。较之前代,北宋自然灾害无论在暴发次数还是在暴发频率上,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灾害的频繁暴发引发了北宋社会的诸多问题,同时也在客观上促使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的南下,使北宋政府面临更为巨大的压力。为了维护政权的稳定,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北宋政府更加重视对灾害的管...

作者:石涛 出版时间:2010-09-01

农村发展是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它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意义。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民族团结,而且影响到边疆稳定和边防巩固。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今,农村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要求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云南财经大学设计团队结合地域和人文特点,通过钢结构、高压生土隼卯砖等技术的...

作者:农伟 王智慧 崔木扬 出版时间:2017-08-01

根据贵州独特的山地资源,本书提出“小精特”三位一体的山地旅游发展模式,即自然资源上深具第二阶梯“小精特”典型特征,文化资源上形成多彩贵州、文化千岛,以及小众高端的现代深度体验旅游。发展贵州山地旅游需要一套组合拳,即在业态上立足山地资源禀赋,发展“小精特”模式;在市场上依托高中端发力,以国际市场牵动国内市场;在布局上点、线、面结合,形成旅游全覆盖;在产业上多元...

作者: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戴学锋 陈立平 出版时间:2019-12-01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省充分考虑山地情况突出的省情,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施了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本书紧紧围绕贵州省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转换,研究了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转换,以新的发展理念探索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贵州省作为全国扶贫主战场的省情入手,研究了以新型城镇化助推脱贫攻坚、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推动...

作者:王兴骥 出版时间:2020-08-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