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家庭生计     检索到  22226  条相关信息

本章主要从农业转移人口的家庭生计资本入手,通过系统研究和全面分析,有助于更加细致深入地了解城乡一体化和就地就近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发展现状。下文将从自然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三方面着手,同时结合性别、代次、流动经历视角,试图在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事物之间深层的联系并解释其原因,为政策建议的提出给出借鉴。

作者:杜巍 车蕾 吕锋 出版时间:2020-01-01

本章旨在:第一,通过对农村非留守妇女、准留守妇女以及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的描述性分析,展示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现状,同时了解丈夫外出务工对准留守妇女和留守妇女的生计策略所造成的影响;第二,依据第三章中的农村留守妇女生计策略及家庭福利效应分析框架,分析生计资本和外部环境对农村留守妇女目前生计策略的影响;第三,分析农村留守妇女未来外出务工意愿的影响因素。

作者:杨雪燕 罗丞 王洒洒 出版时间:2018-09-01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小农的多元经营的家庭生计模式。本文指出,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农经济”,当前中国农业虽然因土地制度的作用保持了“人均一亩三分、户均不过十亩”的小规模种植,但在机械化、商品化方面早已超越了已抽象化的“小农经济”概念。

作者:陈靖 出版时间:2017-06-01

前面的章节讨论了在国家、市场及生态合力影响下,家庭牧场的多样性经营策略及其表现特征。这就让我们进一步思考,牧民又会如何应对家庭内部成员增加而导致的人地矛盾,即草场面积日渐碎片化与家庭畜群规模扩大之间的矛盾问题?由此,本章将以嵌入牧民生计与生活的变量——草场的流转与整合——为切入点,来分析以家庭为单位的多元合作及其合作的组织化问题。

作者:出版时间:2018-08-01
关键词:

本章选择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就业状况三个方面描述目前农村居民与“农转非”居民的生计资本状况及其特点。第一节介绍农村居民与“农转非”居民的人力资本状况及特点,包括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因素两个方面。第二节介绍农村居民与“农转非”居民的物质资本情况,包括住房状况和其他固定资产两个方面。第三节介绍了农村居民与“农转非”居民的就业状况,包括务工经历、求职状况、职业...

作者:杜巍 车蕾 吕锋 出版时间:2020-01-01

长期以来被用以描述中国农业特征的“小农经济”概念,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欧洲农业状况而提炼出的一个分析性概念,用来指涉相对于机械化大规模农场而存在的传统手工劳动、自给自足的小规模家庭生产方式。对于概念的工具性使用,首先要将其本土化为一个与经验证据紧密结合的概念,如果说传统时期中国农业因“规模细碎、土地家户私有、依赖家庭手工劳动以及自给自足”的特征而符...

作者:陈靖 出版时间:2016-10-01
关键词:

本章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回顾和评述。首先对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进行说明,解释其是否适用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生计分析。然后对农村留守妇女的脆弱性、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及影响因素、家庭福利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研究的成果和不足进行简要评述,并提出本书的研究空间。

作者:杨雪燕 罗丞 王洒洒 出版时间:2018-09-01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牧业体制改革,使畜群和草场相继被划归个人。自此,牧民开始在各自的草场上建起了砖瓦房,拉起了网围栏。从不被限制的游牧生活到网围栏内的定居放牧,从自给自足的家庭生计到如今的牧业现代化及市场化,伴随着定居化程度的日渐完善和推进,作为实践主体的游牧民如何在变迁与转型过程中应对和调适,来维系游牧生计的延续性。正如洛耶所说:“适应正在开始被看...

作者:出版时间:2018-08-01
关键词: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