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在业人口     检索到  26325  条相关信息

劳动者文化科学素质的高低,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努力提高在业人口的文化素质,以适应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作者:李斌 出版时间:1987-12-01

自1990年以来,中国老年在业人口的数量快速增加,以低龄、健康老年人为主,性别差异不断缩小。同时,老年人口在业率呈现东-中-西依次降低、农村显著高于城市、以初中文化为分界点向高和向低递减的特征。独居老年人口在业比例低,仅与配偶同住的老年人口在业比例高,子女“啃老”的城乡老年人口在业比例高。80%以上的老年在业人口从事农业劳动,主要通过非正式支持获取工作,...

作者:彭青云 出版时间:2018-04-01

在我国迅速变化的改革形势下,妇女在不断发展的经济中扮演什么角色?应该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妇女参加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数是否在增长。但是,妇女经济上的进步要比其就业人数及就业率的不断增长所反映的内容更加复杂,必须多方面深入考察。我国妇女在法律上享有与男人同等的就业权利,宪法明确规定男女同工同酬。但是,事实上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还较落后,人口素质较低(尤其是女性劳...

作者:谭琳 卜文波 出版时间:2005-08-01

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是根据一定的社会标志和经济标志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结构。11004595它是按一定的经济特征或者社会特征来划分和组合的人口结构比例关系。主要包括阶级结构、民族结构、宗教结构、教育程度结构、婚姻家庭状况结构、人口的产业结构、劳动力资源结构(在业人口与失业人口)、在业人口的行业结构、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在业人口的科学技术等级构成...

作者:丁世青 出版时间:2014-01-01

一个城市的人口文化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现代化建设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试对第五次人口普查中人口文化结构及近10年的发展变化进行初步研究。北京人口的基本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口文化水平提高,区域差距缩小;不同行职业的人口文化水平差距加大;失业人口主要由初、高中程度的下岗生产、服务业人员构成;外来人口文化素质变化较大,但整体仍然明显低于本市人...

作者:崔文 出版时间:2003-02-01

21世纪以来,随着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参与经济活动的情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有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知识,继续参加工作不仅对社会仍将做出很大的贡献,还可增加老年时期的经济收入,充实老年生活,但另一方面,老年人的就业又面临许多实际的困难。

作者:出版时间:2018-11-01

四川省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最急待研究解决的是劳动适龄人口的猛增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矛盾,它不仅涉及能否正确处理劳动力的节约同增加、提高经济率益的关系,即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就业问题的一般关系,也关系到四川省今后能否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能否不断提高,以及经济腾飞能否顺利实现。

作者:许改玲 刁虹 出版时间:1987-12-01

本文以人口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为主线,通过对新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考察新疆人口变化的经济动因和经济后果,寻找新疆人口与经济的运动规律,提出新疆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 出版时间:2013-09-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