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内生比较优势     检索到  589  条相关信息

本书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比较优势为主题,回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源流以及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国际比较的指标体系。通过对11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速度快慢的量化考察,把握不同时段、不同领域各国建设状况,在比较中明晰中国生态文明引人瞩目的建设成就。对各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类型进行划分,明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类型特征。本书分析了...

作者:樊阳程 徐保军 刘阳 陈慧 出版时间:2023-12-01

针对后脱贫时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防返贫功能,不能单单研究其经济功能,还应该关注其政治、生态、伦理等其他防返贫功能。以“内源发展”扶贫模式为主,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防返贫功能,通过“互助的优势”在合作和互助层面上帮助个体弱者参与市场竞争,实现小农户之间的联合,才有可能壮大农民自身的力量,达到从“为生存”到“为市场”再到“为发展”的良性转变。尊重和确认脱贫群众在乡...

作者:陈祎 出版时间:2022-01-01

在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中,培育贫困人口脱贫生动力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贫困人口不仅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结合外部“输血”与内部“造血”,激发贫困人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其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本书对我国培育贫困人口脱贫生动力的相关举措进行了系统梳理,介绍了相关政策措施的演变、不同类型政策实施...

作者:谭卫平 甘犁 徐丽萍 出版时间:2022-01-01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长期以来该类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低成本、依赖出口。受生产要素全球优化配置和产业转移的作用,“中国制造”加“欧美消费”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格局,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在这种格局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印记尤为明显。由于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以及核心竞争力不足,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时的脆弱性日益显现:一是...

作者:赵林海 出版时间:2012-06-01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二元经济结构是其国民经济的基本特征。寻找二元转换的内在动力就必须探寻二元反差的矛盾特征。结合我国的经济现实,本书归纳出二元反差三个维度的表现形式:一是农业劳动力与非农劳动力,它通常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二是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非农部门,具体表现为两大部门的生产力差距;三是城市与农村,具体表现为城市与农村之间在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公共服务...

作者:向仁康 出版时间:2019-06-01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一些国家出现了严重的衰退。虽然主要国家及时实施了金融救助并加大了财政刺激力度,但过去的11年里,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仍然缓慢。幸运的是,新兴经济体作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亮点,逐渐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一个最引人注意的角色,不仅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而且在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的调整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新兴经济...

作者:孙晓华 出版时间:2022-02-01

我国增量式农村金融改革以来,农村小型金融组织进入了“从无到有”的“成长”时期,对农村金融改革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有效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本书研究的总体目标在于以经济增长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国情,构建我国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模式的思想体系,通过逻辑和理论深化,设计“适应性”...

作者:周孟亮 出版时间:2016-12-01

国家在启动现代化进程时,选择何种路径往往决定其现代化的成效与后果。中国和印度在同样贫弱的基础上走上现代化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印两国的现代化模式哪种更为成功?本书作者立足于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中印两国的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进行了全面透彻的比较研究。中印两国如同正在赛跑的两个巨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谁能更有效地协调现代化发展的各领域,...

作者:李云霞 出版时间:2010-05-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