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信仰价值     检索到  369  条相关信息

本书将山地情感性、精神性、象征性特质与旅游者个性化、情感化、多元化消费需求相统一,聚焦山地旅游体验,以情境理论、情感认知评价理论、顾客感知价值理论为支撑,在溯源山地非功用性内涵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这一研究主题,综合运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方法,对山地旅游非功用性体验价值进行了质性探索、量化阐述及组态分析,从新的视角探究了山地旅游比...

作者:明庆忠 史鹏飞 出版时间:2023-01-01

本书从全价值评估的视角,以我国西北地区三大内陆河之一的石羊河流域作为典型案例,对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构建了石羊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框架,包括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补偿标准、支付方式和支付途径等。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实证参考和依据,可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樊辉 赵敏娟 出版时间:2018-10-01

本书在梳理人类思想史上关于劳动问题的理论贡献并分析其历史局限性的基础上,考察马克思对前人劳动观的批判性继承与改造,揭示马克思劳动观的革命性变革。全书从对马克思劳动范畴的解读切入,全面阐述劳动的本质内涵、基本特征、劳动形态演变,揭示劳动史观与唯物史观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马克思劳动观的核心思想与特征,探讨劳动观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挖掘马...

作者:李岁月 出版时间:2021-02-01

本书包含田野调查、理论剖析和散文式的记录,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田埂上,触摸到苍凉,也感受到愿望。在农村现代化浪漫想象的面纱之后,返乡创业群体经历了回归乡村的丝丝洗礼,再一次感悟“乡土中国”的忧郁和真实感,面朝“市场中国”的鲜活与现代性。

作者:姜姝 出版时间:2021-09-01

宗教与文化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重点学科,本辑收录了该学科领域论文二十余篇,涉及学术创新、民族志调查、北方民族萨满教、非物质文化遗产、佛教壁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实践等。大多数论文来自作者的田野调查,具有重要学术参考价值

作者:刘正爱 出版时间:2013-12-01

中国共产党是十分注重用党的思想理论武装全党的政党。本书以中共思想理念在乡村的传播与实践为主题,用社会观念史的视角和田野党史学的研究路径,发掘更能反映党的思想理念具体运作与实践样态的乡村档案、日记、学习笔记等民间文献,在“中共思想理念—历史主体—生活实践”互动的框架下,考察中国共产党的主义、思想、理论、信仰在乡村的学习、传播、塑造与实践这一重要历史现象,揭示其...

作者:吴家虎 出版时间:2022-02-01

2013年版《中国宗教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两位主编和约请的本所7位专家,并会同国家宗教事务局、四川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的3位专家共同撰写。 本年度“总报告”针对中国目前面临的“内外困境”,从理论研究和实证报告两个层面,探讨宗教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全球文化战略中的作用。理论研究报告指出,承载着价值的宗教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从全球文...

作者:邱永辉 金泽 出版时间:2013-09-01

权威发布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有关宗教信仰的入户问卷调查结果——中国基督教信仰人口数据。“特邀报告”强调在中国宗教发展的新阶段,促进宗教和谐是处理宗教关系的新境界。“各大宗教报告”关注本年度中国各大宗教发展的状况与面临的挑战。“热点报告”再次聚焦中国基督教,聚焦信仰人口和信仰状况。“专题报告”总结云南多元宗教生态平衡、民族团结与宗教和谐战略。

作者:邱永辉 金泽 出版时间:2010-08-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