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产业对接协作     检索到  33530  条相关信息

目前,中三角既有核心城市武汉、长沙等市为了解决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普遍面临的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积极发展飞出型的“飞地经济”,也有南昌、宜昌等市为了使开发区壮大,发展飞入型的“飞地经济”,两者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长三角地区的苏州-滁州、江阴-靖江等地相比,中三角地区还存在差距,应学习借鉴长三角经验,加快发展“飞地经济”,打造跨区域产业对接...

作者:赵霞 ZhaoXia 出版时间:2015-11-01

从六安市参与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对接中总结经验。首先,需要积极有为,发挥优势,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在招商引资上要积极,在发挥资源优势上要特色,在承接产业转移上要主动,在创优环境上要细致。另外,还需要增强服务,创造环境,参与更广分工合作:完善产业配套政策,强化服务功能,提升城市功能,加强园区建设。

作者:张韶春 出版时间:2009-03-01

本文试图运用制度性集体行动的网络分析框架,系统性剖析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在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协作机制,重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①作为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区域协作制度,东西部协作是如何演进的?参与协作的多方主体在实践互动中形成了哪些协作机制?②东西部协作面临怎样的时代要求以及挑战?③在共同富裕的新发展目标下,如何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发展阶段中完善东西部协作制...

作者:王小林 谢妮芸 出版时间:2023-06-01

益阳市对接长株潭是优化湖南省核心区空间布局、提升区域竞争与合作能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实现对接的总体思路是:立足益阳市特色和优势,开拓创新,东向拓展,主动融入;促进观念对接产业对接、基础设施对接、城镇建设规划对接、科技和教育对接、体制和政策对接;实施错位发展和协同发展并举,扩大益阳对外开放规模,形成益阳市与长株潭城市群共同发展和有序发展的大格局。

作者:肖毅敏 刘焕新 刘险峰 刘黎辉 刘亦红 出版时间:2008-01-01

庐江县融入省会经济圈是贯彻省委提出的“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自身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迫切要求。笔者认为,构建省会经济圈应当以重点项目建设带动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优势互补,从而达到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目标。

作者:夏明生 出版时间:2007-09-01

在东西部协作架构下,南宁市与深圳市在农业、工业和商贸服务业等领域的产业合作取得初步成效,产业合作不断深化,但仍然存在产业基础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营商环境和要素保障有待优化、产业合作机制有待完善、协作开拓市场力度有待加大等问题,需要在完善对接协调机制、夯实产业合作基础、强化企业引培、搭建合作平台、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深化南宁市与深圳市的产业合作...

作者:南宁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23-08-01

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在甘肃省取得丰硕成果,助力甘肃省构建了多元业态产业体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打造了乡村振兴典型样板,扩大了开放与合作发展空间,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取得明显成效,也积累了高位统筹与基层对接方式、加强外联与内生转型有机结合、补齐短板与锻造长板互补协同、精准聚焦与重视创新的丰富经验。进入新发展阶段,甘肃省东西部协作及对口帮扶应聚焦...

作者:张丽丽 张东伟 李伯祥 李红伟 出版时间:2024-03-01

本文首先分析了制约年庄村乡村振兴的因素,其次提出了年庄村对接乡村振兴的建议:重视扶贫开发的规模效应、注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不断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作者:肜新春 史习乐 出版时间:2020-10-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