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九寨沟     检索到  249  条相关信息

“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让热爱旅游的人们流连忘返。九寨之奇,在于它的六绝——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蓝冰、藏情;九寨之美,在于它有包容的胸襟,多彩的风姿,恬静妖娆,四季皆俱。面对这样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奇观,如何使这么好的景色流传千年万年?如何保护我们的自然遗产?如何使九寨品牌大放异彩?

作者:符姗姗 出版时间:2012-05-01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境内,是白水江上游的一条大支流。复杂的地理、地质条件是形成九寨沟有独具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的背景条件。

作者:谷上礼 出版时间:2004-10-01

本文分析了在中国四川省九寨沟生物圈保护区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调查结果表明,九寨沟生物圈保护区中所有的居民基本上都参与到了生态旅游的经营当中,并且获得了经济收益,从而使得旅游业成功地代替了当地居民曾赖以谋生的传统耕作和打猎方式。从自然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九寨沟生物圈保护区管理局在组织和管理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社区参与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本文还分析了现存的一些...

作者:李文军 出版时间:2003-12-01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九寨沟坚持“保护促发展,发展促保护”的“保护型发展”模式,摸索出一套社区管理的有效办法,在自然保护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有效地处理好与当地社区的关系,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遗产精品旅游区的建设与发展。

作者:章小平 冯刚 朱忠福 王庆九 出版时间:2008-04-01

四川省“8·8”九寨沟地震发生后,部分道路损毁严重,大量外来游客滞留景区,及时疏散转移被困人员成为抗震救灾最艰巨的任务。在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指挥下,动员阿坝、绵阳、成都等地的救援力量,千方百计抢通道路,搜救人员,有序组织游客撤离九寨沟景区,在极度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历经24小时,将近6万人疏散转移到安全地点。本文以“8·8”九寨沟地震...

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旅游+”功能日新月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旅游扶贫更是雪中送炭,尤其是2017年在四川举办的各大旅游盛会,巩固和促进了四川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受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影响,四川旅游在2017年乃至之后一到两年,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报告就文献及统计数据,对四川省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的旅游发展状况和2017年...

作者:苟倩 杨启智 出版时间:2018-01-01

四川是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在中国的3处世界自然遗产中,四川就占了2处(九寨沟、黄龙风景名胜区),在中国的4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四川就有1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目前全省有4处世界遗产、1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300余处省级以上各类景区、景点(包括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遗址保护区等)。自然与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第一。如何搞...

作者:卯辉 出版时间:2003-12-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走过了不平凡的六年。2018年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包括灾后重建在内的社会建设取得了卓越成就。一是加强和改善社会治理,由“大政府、小社会”向“大政府、大社会”转变;二是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优化公共服务,提高人民幸福生活指数,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三是快速推进九寨沟地震、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工作,总结灾后重建的经验教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四...

作者:黄进 崔玲 HuangJin CuiLing 出版时间:2019-05-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