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中原经济区建设     检索到  8271  条相关信息

以河南为主体,涵盖周边的中原地区,是一个山水相连、血缘相亲、文脉相承、经济相联、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建设中原经济区,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建设中原经济区,要按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形成“两横两纵”经济带的总体要求,向东融合、向西拓展,凝聚发展合力,强化...

作者:喻新安 出版时间:2011-01-01

本报告是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回顾与展望,首先分析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背景及意义,其次点明了建设中原经济区面临的突出难题,再次展望了中原经济区建设愿景,最后指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基本途径及保障措施。

作者:郭小燕 出版时间:2012-10-01

本文从区域开放的视角出发, 在研究中原经济区现状的基础上, 选取中国东、 中、 西部五个综合类的代表性经济区 ( 长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江苏沿海地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 做参照, 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因子分析数学模型, 借助社会经济统计软件 ( SPSS) 进行数据分析, 以区域开放的视角研究中原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分项竞争力。

作者:陈梦筱 出版时间:2011-03-01

伴随区域规划国家化、区域管理精细化、区域发展模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河南省在谋求国家发展战略中,系统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思想。其战略定位是全国“三化”协调发展试验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战略目标是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战略重点是以新型城镇化为切入点,以建设提升特色工业基地为支撑,以农业和粮食生产稳定健...

作者:张占仓 出版时间:2011-01-01

近年来, 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不断调整区域经济布局, 依托沿海一线经济高地, 推动部分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原地区具有独特的区域特征, 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建中原经济区, 是促进中部崛起,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研究》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1-03-01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提出把城镇化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举措。确立了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全国区域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与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五级城乡体系,指出要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这一构想中,中原城市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作成 出版时间:2011-03-01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后,河南省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提出《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这两个全新的纲领性文件指明了河南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济源上下正在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就济源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发展本文展开分析研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作者:王军霞 李春红 刘金霞 孔小兵 出版时间:2011-03-01

新型工业化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用信息化推进工业化;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作者:谷建全 出版时间:2011-01-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