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老龄社会研究报告(2019)

书 名: 老龄社会研究报告(2019)
英 文 名: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EING SOCIETY (2019)
作 者: 梁春晓易鹏 主编
I S B N: 978-7-5201-4759-0
丛 书 名:
出 版 日 期: 2019年6月

中文摘要

2018年,中国人口结构开始出现转折性变化。年初,老龄人口年增长首次突破1000万。年末,出生人口数量骤减,人口出生率创历史新低;劳动年龄人口首次跌破9亿,比预期早了五年。老龄化的加剧,主要来自长寿、少子、迁移三个方面。寿命的不断延长,是老龄化的发动机,推动着人口年龄“金字塔”顶部的不断扩大。生育率的持续下降,是老龄化的加速器,推动着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持续缩小。大规模的迁移流动,是老龄化的变压器,加剧或缓解着当地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展开

2018年,中国人口结构开始出现转折性变化。年初,老龄人口年增长首次突破1000万。年末,出生人口数量骤减,人口出生率创历史新低;劳动年龄人口首次跌破9亿,比预期早了五年。

老龄化的加剧,主要来自长寿、少子、迁移三个方面。寿命的不断延长,是老龄化的发动机,推动着人口年龄“金字塔”顶部的不断扩大。生育率的持续下降,是老龄化的加速器,推动着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持续缩小。大规模的迁移流动,是老龄化的变压器,加剧或缓解着当地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改革开放、计划生育、城镇化等多重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寿命快速提高、生育快速下降、迁移快速增长。这就使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进入了发达国家历经百年才走到的老龄化社会。

从全球老龄化进程看,发达国家老龄化起步最早,发展中国家老龄化速度更快,全球老龄化已是大势所趋。从中国老龄化进程看,随着国家、社会对老龄化的重视和行动,以及经济的发展,中国正从未备先老、未富先老到边备边老、边富边老。

相较年轻社会,老龄社会里,各个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将通过一系列对生命、传统、伦理和家庭的具体文化表现和社会行为进行新的构建,从而产生出不同于以往的表征。一是从人口特征上看,个体的生命长度、生命周期、生活方式等变化显著;人口总量、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老龄人口数量先升后降;老龄人口与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转换,人口年龄结构倒置;城乡分布、区域分布不均衡现象突出。二是从社会关系上看,家庭变迁加剧,养老压力日益加大;家庭和社会代际矛盾增加;参与社会生产的方式更加多样。三是从社会规则上看,老龄群体的社会地位提升、社会作用增强;社会管理体系重心转移。四是从文化心理上看,传统“孝”文化发生变化,文化形式更加多样,但全社会普遍对老龄社会心理准备不足。

老龄社会关乎民生,但更重要的是事关经济。老龄社会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老龄化机遇和挑战的关键节点。需要重新从供给、需求、竞争、创新等维度出发,对传统的经济理论、经济模式、生产方式、增长动力、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和市场供需等做出重大调整和改变,以推动老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在老龄化与经济中速增长趋势交织并进的情况下,为避免结构性失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矛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迫在眉睫。同时,围绕老龄社会催生的大量新需求,借势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可以更多地赋能老龄群体,令他们深度参与经济社会活动;适老、养老、助老产品和服务需求将更加多层次多样化,相关产业迎来发展机遇期;增加公共产品投资,将适老化作为智慧城市建设考量因素等都是老龄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应对老龄社会,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为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以参与、包容、融合、精准、可持续为政策制定原则,突出差异性、公平性、全面性和创新性,科学制定人口政策、保障政策、产业政策,鼓励技术进步,加快从年轻社会到老龄社会的制度创新。

综上所述,老龄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全局的、长期的、不可逆转的,不是局部的,也不是暂时的;不限于养老,也不限于社会保障。面对老龄社会,必须打破老龄社会就是解决如何养老的思维桎梏,从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的角度,充分认清老龄社会潜在的巨大价值,积极推动市场创新、社会创新和政策创新,催生适应老龄社会的创新平台、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和创新生活方式,从而创造出一个任何年龄都可以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社会。

收起

文章列表

总报告

综合篇

专题篇

实践篇

借鉴篇

附录